近年來,廣大市民在逛超市的時候也應(yīng)該注意到了貨架上的西蘭花似乎越來越多了。西蘭花作為一種吃法多樣,對人體有益的高檔蔬菜,近年來一直受到熱捧。西蘭花起源于意大利,歷史悠久,從羅馬帝國時代就開始有記錄種植。
當(dāng)然,對于西蘭花的一些親戚我們也是非常喜愛的,比如說西蘭苔,芥蘭和中國芥蘭。
西蘭花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種可食用綠色植物。這種蔬菜由深綠色的頭部(由小花組成)、淺綠色的莖和大綠葉組成。它的樹狀結(jié)構(gòu)類似于花椰菜。它吃法多樣,可以整體食用,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制備:生的、烤的、蒸的、炒的,甚至是搗碎和油炸。
西蘭苔看起來很像是莖部伸長后的西蘭花,但它的味道更甜、更精致、更細(xì)膩。事實上,它是在1993年由西蘭花和中國芥蘭雜交而來的作物。 普通西蘭花莖粗壯,花冠緊密,而西蘭苔莖更細(xì),莖更甜,小花更松散,葉子柔軟,花朵呈亮黃色。西蘭苔生吃起來口感要比西蘭花好很多,但炒熟之后,實際上就和西蘭花差不多。因此,西蘭苔的用途大部分是局限在生食。
歐洲芥蘭和西蘭花一樣,也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作物。但是和西蘭花不一樣的是,歐洲芥蘭與蕪菁的血緣關(guān)系更近一些,生吃有一股蘿卜的辛辣味。歐洲芥蘭的花蕾比西蘭花還有西蘭苔要小一些,而且它的莖更細(xì)長,葉子量也多。歐洲芥蘭的優(yōu)點是它整個都可以食用——莖不需要剝皮,這點和中國芥蘭很像,因為它們不像西蘭花那樣厚實和堅韌。西蘭花和歐洲芥蘭之間的另一個大區(qū)別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辛辣味,但是水煮后這樣的辛辣味會消失。因此,歐洲芥蘭的做法大部分都是燉、煮、炒。
中國芥蘭葉子扁平,莖粗,小花,在中國南方食用比較多。與歐洲芥蘭一樣味苦,但有清香,因此食用方法也多為蒸和炒。在越南和泰國菜中也較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