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肥、磷酸、鉀肥,復合肥,化肥計算等等名詞讓初學者可能會摸不著頭腦,也會讓老把式說不清清晰的定義。 沒有肥料知識,化肥燃燒和微量元素缺乏會導致生長不良。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肥料的三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肥料的計算方法、肥料控制方法等基本信息詳細說明,便于廣大從業(yè)者的施肥工作。
肥料大致可分為化肥(無機肥)和有機肥(有機肥)兩大類。 化肥是在工廠中化學合成的肥料。只含有氮、磷酸、鉀中的一種的為簡單肥料,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分的為復合肥料。 有機肥是以牛糞、雞糞、魚粉、骨粉、油餅等動植物有機質(zhì)為原料制成的肥料。具體分類如下:
1.化學肥料/無機肥-簡易肥料:
高N肥料:硫酸氨、氯化氨、硝酸氨、尿素等;
高P肥料:磷酸鈣、三重過磷酸鈣;
高K肥料:硫酸鉀、腐殖酸等;
1.化學肥料/無機肥-復合肥料:
化肥、復合肥等;
2.有機肥料:
魚粉肥、生骨粉、肉骨粉、雞骨粉、菜籽油渣、蓖麻油渣、米糠油渣等;
肥料的效果不同(肥效),比如速效肥料有即刻作用,慢效肥料有漸進作用。
速效肥料:
速效肥料可以用于底肥,也可以用于追肥。因為速效肥易溶于水,容易被植物吸收,效果立竿見影。但是速效肥料的缺點是會隨著水分的下沉而流失,因此肥力持續(xù)的時間比較短。我們在市面中見到的大多數(shù)的液體肥料和化學肥料都是速效肥料;
慢效肥料:
慢效肥料施用于土壤時效果緩慢。 有油餅、米糠、羊糞等被微生物分解,起效緩慢的有機肥,還有可以通過包衣調(diào)節(jié)肥效的有機肥。 慢效肥料雖然作用緩慢,但是一次性施足量可以節(jié)約成本和種植戶勞動力,因此也十分重要。
肥料有多種形式,包括固體、液體和粉末。在固體肥料中,溶解的難易程度因形狀而異,一般來說體積越小,溶水越快。 而溶水越快,肥效也越快,因此液體的肥效是最快的。另一方面,如果要與底肥混合,使其長期發(fā)揮作用,則選擇固體或者粉末肥料。
植物生長需要16種元素,這些被稱為“必需元素”。在必需元素中,“碳”、“氧”和“氫”是通過空氣和水帶到農(nóng)作物中的,但其他 13 種元素必須從土壤和肥料等養(yǎng)分中吸收。
光合作用合成:碳C、氫H、氧O;
大量元素:氮N、磷P、鉀K;
中量元素:鈣Ca、鎂Mg;
微量元素:硫S、鐵Fe、錳Mn、硼B(yǎng)、鋅Zn、鉬Mo、銅Cu、氯Cl;
氮N、磷P、鉀K這三種元素是大量的元素,經(jīng)常被植物用作肥料,被稱為肥料的三大元素。
氮N肥:葉肥
它是葉和莖生長所必需的元素,也被稱為“葉肥”。缺乏時,葉子顏色變淺,呈淡黃色。植物停止生長,變得矮小,莖枝葉不生長。 當過量給予時,莖和枝變得又細又軟,使它們?nèi)菀资艿郊膊『屠ハx的侵害;
磷P肥:花肥、果肥
因促進開花結(jié)果,故又稱“真肥”或“花肥”。它還促進根系伸長和發(fā)芽。 缺乏會減少花的數(shù)量并延遲開花和結(jié)果。葉子變小,根長得不好。 雖然它不太可能導致過量,但土壤中過量的磷酸鹽往往會導致鐵、鋅和鎂的缺乏;
鉀K肥:根肥
因能促進開花結(jié)果,促進根系生長,故又稱“根肥”。 它是一種促進植物中各種化學反應的成分。還可用于控制水分蒸騰、吸收肥料、抗寒。 缺乏時,從老葉(下部葉)開始出現(xiàn)癥狀,從葉尖到葉緣呈褐色死亡。雖然不太可能干擾過量疾病,但土壤中過量的鉀會導致鎂和鈣缺乏。
在大容量元素之后,植物所需的中等重量元素對于光合作用所需的葉綠素成分以及增強細胞膜和構(gòu)建強壯的植物體至關重要。 即使是少量的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也是芽生長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1.鈣Ca元素:
通促進維持植物細胞和組織的根系生,缺乏時會形成異常的葉子和果實,易形成臍腐病。過量時會導致錳、鐵、鋅和硼缺乏;
2.鎂Mg元素:
協(xié)助磷酸(葉綠素的一種成分)的運動,并合成脂質(zhì)。缺乏時會造成葉片變色,形成褐斑。過量時會導致錳、鋅和硼缺乏;
3.硫S元素:
參與制造蛋白質(zhì)的成分的氧化和還原。缺乏時會造成葉子變黃,過量時會導致氮、磷酸、鉀、鈣和鎂缺乏;
4.鐵Fe元素:
參與葉綠素的生產(chǎn)。缺乏時會造成新葉脈間失綠,整片葉淡黃或發(fā)白,過量時會導致葉片出現(xiàn)褐斑、錳和磷酸鹽缺乏;
5.硼B(yǎng)元素:
促進根和芽生長 參與細胞分裂和授粉。缺乏時會造成生長點、果實異常,生育期延遲。過量時會造成葉異常;
6.錳Mn元素:
產(chǎn)生葉綠素,促進光合作用并幫助氧化還原。缺乏時會造成葉色損失,脈間失綠,出現(xiàn)斑點,組織易壞死。過量時會導致葉子出現(xiàn)褐色斑點和缺鐵;
7.鋅Zn元素:
生長激素的產(chǎn)生,蛋白質(zhì)和糖的合成 缺乏時會造成葉小,葉兩側(cè)出現(xiàn)斑點,生育期推遲。過量時會導致下部葉片發(fā)黃;
8.鉬Mo元素:
硝酸還原酶,參與蛋白質(zhì)合成。缺乏時會造成葉片彎曲,多斑點。過量時葉片會發(fā)白;
9.銅Cu元素:
生產(chǎn)與呼吸作用相關的蛋白質(zhì)。缺乏時會造成葉子變黃、枯萎,果實發(fā)育畸形。過量會導致根部異常和缺鐵;
10.氯Cl元素:
參與光合作用和糖的合成。缺乏時會造成葉片尖端枯萎,黃化。過量時葉尖/葉緣枯萎、掉色。
肥料袋上寫著“8-8-8”等數(shù)字,意思是氮N、磷酸P、鉀K各占總?cè)萘康?%左右。 如果肥料袋上寫著 11-13-9,則表示肥料中含有 11% 的氮、13% 的磷酸和 9% 的鉀。
如果肥料袋上寫著 11-13-9,袋重是20Kg
氮含量為20Kg x 11% (0.11) = 2.2Kg;
磷含量為20Kg x 13% (0.13) = 2.6kg;
鉀含量為20kg x 9% (0.09) = 1.8kg;
土壤分析是對要耕作的田地的土壤進行分析,以數(shù)值方式確定肥料和微量元素三元素的殘留量、腐殖質(zhì)的量等。 在決定施多少肥料之前,先弄清楚土壤中還剩下多少肥料。施肥量往往是根據(jù)長期的實踐和栽培說明,沒有土壤分析,而在田間施肥過多或過少,導致蔬菜生長不良。 特別是耕作土地多年輪作,地塊多年閑置或者是第一次種植,請務必進行土壤分析。
EC、PH數(shù)值一定要測
可以用簡單的設備或者聯(lián)系專業(yè)公司測出土壤中EC和PH數(shù)值,以便為施肥做參考。
確定施肥量
一旦土壤分析揭示了田間缺少的肥料量,確定施肥量。 這次的施肥量是從要栽培的作物的肥料量中減去田間剩余的肥料量,農(nóng)業(yè)說明書中有記載。 比如黃瓜原肥需要施氮10公斤,田間剩余氮6公斤,施氮4公斤。對植物過度施肥,增加了土壤中肥料的濃度,損害了根系。 出現(xiàn)根部褐變、蔬菜生長不良、枯萎等癥狀。施肥量多是不夠的,保持適量很重要。 另外,在添加肥料時,必須注意不要讓肥料碰到葉子。